Step into an infinite world of stories
2 of 9
Non-fiction
一书纵览地质学教科书发展史 【编辑推荐】 ⭐地质学教科书不仅是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科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传播地质学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近代以来出版的地质学译著和教科书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书结合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史,以地质学译著及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同时考察中国近代地质教育,尤其是高等地质教育的情况,从文本分析入手,通过对地质学译著、教科书的解读,梳理地质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研究地质学知识体系在译著、教科书中的变化与传承,考察地质学在华引介和发展脉络。 ⭐时段则以1853年首部介绍西方地质学知识的译著《地理全志》出版为起点,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终点,重点研究20世纪后出版的地质学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地质学、矿物学译著及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梳理近代教科书出版概况,考察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变化,结合社会史、教育史、学科发展史,考察地质学传播脉络,并探讨教科书与名词统一、地质教育之关系, 除探讨教育改革对教科书发展变化的影响外,还试图将教科书发展置于整个学科发展史背景下讨论。时段则以1853年首部介绍西方地质学知识的译著《地理全志》出版为起点,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终点,重点研究20世纪后出版的地质学、矿物学教科书。全书以时间为序,考察各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及教科书内容特点,共五章。第一章介绍地质学、矿物学早期在华传播情况。第二章论述1902—1911年地质学、矿物学教科书的特点和影响。第三章讨论民国初年学制改革及地质学、矿物学教科书出版情况。第四章分析“壬戌学制”颁布实施情况及美式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第五章探讨清末至抗战前三十余年间地质学、矿物学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变化。列入本社“有学”系列。 【作者简介】 杨丽娟,云南鹤庆人,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学期间先后获硕士、博士国家奖学金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地学史,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19年6月被推荐为国际地质科学史学会会员,2019—2020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剑桥访学一年。
© 2022 浙江古籍出版社 (Ebook): 9787554022047
Release date
Ebook: September 2, 2022
Listen and read without limits
800 000+ stories in 40 languages
Kids Mode (child-safe environment)
Cancel anytime
Listen and read as much as you want
1 account
Unlimited Access
Offline Mode
Kids Mode
Cancel anytime
English
International